了解公司最新动态、发展动向等
我是张哲宁,来自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过去十年,是公司蓬勃发展十年,也是我磨砺成长的十年。十年里,我从一名普通“码农”成长为国际注册“职业采购经理人”,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日益精细、供应链管理日趋安全高效,我从数字化视角参与并见证了公司发展的“台前幕后”。
01“码农”养成记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工科男,离开校园可就业的选择机会很多,但在最终抉择时,除了被企业性质和当时亚洲最大风电叶片制造企业的实力吸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了解到当时中复连众已完成全球领先的SAP&ERP系统上线,企业的两化融合走在了前列。于是,2012年7月我成为了信息管理部的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
入职不久,我有幸参与了中复连众OA协同一体化平台项目的实施,并且要实现ERP系统和办公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两化融合,我当时内心有一种“开疆拓土”的激动。干劲十足的我,每天跟着项目组的顾问老师调研企业业务现状,走访公司各个部门,编制业务流程现状,白天调研业务,晚上码字编程,那会儿和同事开玩笑,我的通讯录应该是公司员工最全的,也因此我短时间内就熟悉了企业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项目历时6个月顺利上线,我也正式成为了一名“码农”。
回想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初期,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信息化的背景下,很多同事入职后参与1-2个信息化项目后就容易被猎走。随着人员流动更迭,我逐渐成为了一名部门“老人”,学习和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如何短时间内学会这些编程语言并保证跟上业务开发速度,成为了我入职后的第一个挑战。从最开始的负责OA开发到后来承担SAP系统开发,掌握的代码从C++到ABAP和JAVA,我逐渐承担起了大部分核心工作,随着后续新员工入职,我同时负责以老带新,促使部门人员具备解决90%业务问题的能力,推动实现了公司OA和SAP系统自主运维。
02“网管”转型记
很快,我迎来了第二个挑战。由于硬件工程师离职,当时部门负责人找我谈话,让我接公司硬件管理工作。自此,我从“码农”转型升级成了一名“网管”。网络管理员,基本要求就是简而全。一个合格的网络管理员最好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开发等六个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走进机房,看着黄绿不断交替闪烁的服务器和交换机指示灯,当时的我心里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依稀记得有一次服务器意外?;?,需要重新开机,当时一台IBM的X86架构服务器相当于一台“帕萨特”,最开始我甚至都找不到这台贵重设备的启动按钮在哪里,只能从头学起,从服务器的架构、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络交换机和防火墙的配置,哪里不懂就查阅资料和上网搜索,期间不断请教外部专家,硬是从一个硬件小白到成长为后来可以独立搭建整套虚拟化平台的合格“网管”。
2017年我成为了信息管理部负责人,带领团队运用两化融合管理工具,推动企业两化深度融合。除了实现公司OA、ERP系统在总部生产经营业务单元的全覆盖,MES系统也成功在中复连众酒泉、玉溪叶片生产基地覆盖运用,打造了“风电叶片精益制造管控”两化融合新型能力。除此,公司大力推进风力发电叶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通过HANA大数据平台对ERP、MES系统的开发运用,实现了叶片生产、制造、销售全过程追溯,产品质量利用数据分析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持续降低;通过部署OA、阿里钉钉、邮件等系统,实现了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业务沟通审批绿色化、网络化;通过构建中复连众私有云平台,推进数据中心云化、虚拟化,成功实现了云桌面远程办公、云网盘交互研发核心数据、云计算支撑产品研发。为进一步提升两化融合管理水平,2019年公司启动SRM(供应商管理平台)项目,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了公司供应链运行的现状调研和蓝图设计,通过建立完善、高效的供应商协同信息化平台,提高公司采购业务整体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实现“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线、永久追溯”的阳光采购模式。
03“职业采购经理人”跨界记
2019年底,SRM项目收尾阶段,我被调任至采购管理部,有点摸不到头脑的发怵,又有点跃跃欲试的激动,但“码农”和“网管”的经历锤炼了我越充满艰难险阻、越要艰苦奋斗、越要开拓创新的斗志,之前的工作经验和满满技能也让我实现了快速上手。
如果说信息化管理是负责搭建企业互联网时代胫骨脉络的“幕后”,那么供应链管理让我走到了“台前”。依托SRM(供应商管理平台)和其他信息化系统的支撑,我带领团队实现了采购需求和计划的精准预测;在供需关系失衡的情况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扩展了多家国际一流供应商,顺利地解决了风电核心原材料巴沙木“卡脖子”问题。依托信息系统对供应链从寻源到支付的全过程在线管控,大大缩短了从供应商开发到新材料开发的整体进度,近三年累计新开发86种新材料,实现了叶片原材料全部国产化替代。依托“三精管理”,瞄准“原材料存货安全库存管控、原材料齐套性管理、采购预付款清理、新材料开发、呆滞料处置、质量问题跟踪”六大方向,形成了多项典型案例,助力公司经营质量提升。
十年里,我能够快速成长,主要源于公司能够给予一位年轻人不断“挑大梁”的机会。依托公司人才培养机制,我参加了中国建材集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公司第二批工程硕士培养计划以及“团队建设与领导力提升”培训等,解决实际问题、抓落实的能力不断提高,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的决心更加坚定。未来,我愿继续做数字化转型浪潮里一朵浪花,与公司同行,奔涌向前。